中文 English Francai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资源 >> 浏览文章

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以下简称“申都”)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是“文化名市”建设的核心支撑,对于新时代潍坊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全面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和城市国际化品质,全面加快“四个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申都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四个城市”建设部署要求,以申都为契机,紧密结合推进“文化名市”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大力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上档升级,不断提升传统工艺品牌的市场效能和文化影响力,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民间艺术市场培育与城市品牌建设融合提升新常态,构建文化创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新格局。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不懈努力,潍坊进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成为潍坊继世界风筝都之后开放发展的又一国际性城市名片,成为推动潍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和助推器。

二、工作任务

将创建工作贯穿文化名市建设全过程,与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等重大文化项目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组织实施六项工程。

(一)深化载体建设,实施设施网络提升工程

以文化名市、品质城市建设为引领,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全面加强文创产业载体建设。依托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等城市文化底蕴,规划建设博物馆群、美术馆群、名人馆和文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打造国内外一流文创集聚区,充分展示潍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统筹整合经济文化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完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基础设施。三年内,在全市普遍建成市县有非遗活态展示馆、镇(街道)有多功能传习中心、社区有项目传习所、村落有非遗传习户的四级民间艺术传承网络,实现传承设施、传播载体城乡全覆盖。通过专业化设计与市场化运营,打造集手工艺展演、手工制作体验、文创产品开发、工艺品销售、特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传统工艺集聚区、文创成果综合展示区和传统文化体验目的地。对杨家埠风筝产业园、王家庄子风筝产业村、金宝文化产业园、大虞文化产业园、齐鲁***城文创产业园等文创园区和十笏园文化街区、坊茨小镇、青州古城、中晨国际文化艺术小镇等传统文化风情区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园区全面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内容更丰富、特色更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创新活力的文创园区。

(二)搭建创意平台,实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

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加强文创平台建设,推动文创与制造业、信息科技、城镇化、旅游、农业、健康服务业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文创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影视产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演艺娱乐业创意提升和创新发展。持续组织举办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引领传统工艺创意设计新理念,提升传统工艺创新能力。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在民间艺术资源集聚地建立高等艺术院校创意实践基地,加快创意人才培养和成长,壮大创意设计专业人才队伍。成立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及其主导下的传统工艺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集聚优秀创意设计人才,研发具有创意水准的高品质民间艺术产品。积极参与文化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争取设立文化部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工作站,与高端文创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国内一流文创研发平台。积极推动传统工艺项目与国际品牌开展商业合作,鼓励文化企业走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不断将潍坊传统工艺推向国际舞台。发挥文创产业孵化器作用,打造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双创平台,培育一批文创类创客空间和创新主体,引导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推动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大金融对文创产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文化金融创新,为传统工艺产业发展搭建便捷、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平台。

(三)讲好潍坊故事,实施潍水文化传播工程

加强潍水文化宣传推介和传播交流,讲好潍水文化精彩故事,让潍坊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活起来、传出去,提升潍坊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组织举办国际性、高规格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潍,开展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发展之路主题研讨,凸显潍坊申都能力和文化综合实力。充分利用本地及国内外大型节会和传播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文化会展、巡展、参展活动,广泛开展区域间文化交流,提升潍坊传统工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编辑出版《记忆潍坊》等推介潍坊传统工艺的非遗读物,开辟《指尖上的潍坊》媒体专题栏目,让众多传统工艺项目成为脍炙人口的潍坊故事广为传播。建设一批高效能互联网传播推广平台,利用新兴媒体的互联功效,建立完善的产品网络推广系统,将潍坊传统工艺产品推向世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着力打造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集展示展演、休闲体验、交流交易、创意研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和人文旅游目的地,使人们在旅游体验中充分感受潍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将潍坊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元素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和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

(四)弘扬工匠精神,实施民艺品牌铸造工程

充分认识文化品牌的市场辐射作用和项目支撑功能,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深入挖掘一批特色优势项目,精心策划打造一批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潍坊城市艺术品质。针对我市工艺品生产长期存在的设计低端、制作粗糙、理念滞后等突出问题,对风筝、年画、核雕、泥塑、嵌银、红丝砚、刺绣等潍坊特色项目量身定制未来5年发展规划,从政策和人才等各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和重点打造,力争跻身国内工艺品上游行列。鼓励引导传统工艺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以工匠精神打造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立得住的高品质工艺产品和知名商标,树立一批讲诚信、求精致、谋高远的文化企业品牌。对十笏园、杨家埠、青州古城、高密姜庄等传统工艺品生产销售集聚区,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诚信经营,优化市场环境,打造工艺产品市场诚信品牌。继续深入挖掘风筝文化内涵,持续推动潍坊风筝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打造核雕、红丝砚等文化影响力潜质项目,通过培育和推广,形成潍坊文化新品牌,丰富潍水文化新内涵,增强文化名市新活力。

(五)优化生态环境,实施文化片区打造工程

深入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生态性保护,进一步凸显潍水文化区域特色,营造更具文化和创意气息的城市人文环境。结合保护区建设中期目标任务,充分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建设理念,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激活优秀文化传统,集聚民众文化认同,为潍坊传统工艺发展培育肥沃土壤。制定出台《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管理,真正将保护区建设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区。今后5年中,按照保护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路径,切实抓好重点文化片区建设,突出做好对市中心片区手工艺文化、寒亭民艺文化与历史传说文化、高密民艺文化与红高粱文化、昌邑丝绸文化与民俗文化、安丘酒文化与武术文化、昌乐齐文化与宝石文化、诸城历史名人文化与恐龙文化、青州东夷文化与古城文化、寿光渔盐文化与蔬菜文化、坊子杞国文化与风筝产业文化、峡山生态文化与信俗文化以及滨海渔盐文化的挖掘和推广,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探索建立特色突出的民俗文化风情区、传统工艺与民间艺术原生态村落和非遗衍生品集聚地等文化片区,将传统工艺项目融入当代生活,成为民众文化自觉,在良好文化生态中鲜活存续、传承发展。

(六)强化素质培训,实施兴业队伍壮大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兴业队伍素质,夯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发展基础。持续组织开展大规模、系统化传统工艺培训,提升传承人审美能力和技艺水平。不断加大对各级非遗传承人和从业队伍扶持力度,通过传承经费补贴、技术职称评定、荣誉称号授予、市场价值引导等方式,建立完善传承激励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非遗传习所建设管理、非遗传承人考核等措施和办法,对传习场所和传承人进行绩效评估和量化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将潍水文化传承纳入全市教育体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教育传承“薪火工程”。在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艺课程,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和传统文化特色学校。推广现代学徒制传承教育机制,完善传统工艺职业教育。在潍坊商业学校开设传统工艺中职班,在潍坊聋哑学校建立作坊式常态化手工艺教学模式,为传统工艺兴业队伍注入更多活力。积极争取潍坊高校进入文化部、教育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水平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建步骤

(一)做好基础工作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制定符合潍坊实际、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落实责任分工。成立市县两级创建工作领导班子和组织运行机构,建立完善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协调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挖掘整合手工艺与民间艺术资源,征集相关文化资料,制作申都推介宣传画册和专题视频,为申报工作打好基础。

(二)做好申报工作

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成立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一个主题,目的是促进城市间的国际合作,鼓励城市在“文化和发展”的全球战略框架下,建立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要深刻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创意城市网络的主旨要义,严格按照申报程序组织开展好相关工作。一是安排专业人员专职负责申报工作,协调处理申报事务。二是聘请国内专业机构负责编制申报书,确保文本专业规范。三是按照要求及时完成网上申报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递交申报书文本。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下一个申报周期为2018年至2019年,相关申报工作必须在此时间节点内按要求高质量完成,确保申都工作取得成效。

(三)组织开展系列交流活动

认真履行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承办创意城市网络各类有关活动,打造一批国际化创意活动品牌,为创意城市网络发展贡献力量。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总部的密切联系,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积极与各国已获得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沟通交流,促进了解,增进感情。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来潍参加风筝会、文展会等大型节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积极争取举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高层论坛,继续举办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集中推广展示潍坊创意设计水平和文化创意成果。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组织风筝、年画、剪纸、红木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布玩具等传统工艺品走出国门,提升潍坊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市里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申都办公室),设在市文广新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文广新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具体负责申都工作的协调推进。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申都工作。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也要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申都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 Fund budget

将申都工作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对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保护开发的经费投入,为创建和申报工作提供有力经费支持。建立创建工作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工作,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强化督导考核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创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职责分工和方案确定的任务要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担负起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制定有效措施,全力抓好工作推进和任务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市里将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对各地各部门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通报,并作为“文化名市”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年度考核,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附件:

1.潍坊市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2.职责分工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