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Francai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节会 >> 浏览文章

探索文化传承的新尝试

explore innov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由原文化部批准设立,涵盖潍坊市行政区域全境,对潍水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区域。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田素英介绍,此前,经过对全市各类文化形态进行研究论证,当地决定对“潍水文化”这个代表潍坊区域文化形态的概念进行重点打造,并于2009年开始申报创建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年11月,实验区经原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什么要建设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田素英介绍,实验区建设的目的是以区域内具有鲜明潍水文化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对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及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使之更好融入现代经济社会,融合于城市人文、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和谐共存的空间。“潍水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当地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据了解,2010年以来,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实验区内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有了很大改观。借助实验区这一平台,潍坊市积极开展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生产性保护工作,创新开发了特技风筝、广告风筝和年画挂历、袋装年画等几十种特色产品。目前,当地有年画、风筝作坊200余家,年产风筝1000多万只,木版年画2000多万张,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系统保护是最大亮点

stematic protection is the key point

近年来,潍坊市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在虞河、白浪河、弥河等河流整治改造中,将域内众多历史名人故居和历史古迹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文化之河”。同时,潍坊市还以“潍坊国际风筝会”“诸城大舜文化节”“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寒亭民间艺术节”等众多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节庆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活动。

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潍坊市不断加大潍水文化研究阐发力度,成立了潍水文化研究会、潍坊民俗学会等100多家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申报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20多项,编辑出版《潍坊文化简史》等100余部专业论著和《古风遗韵》等200多部介绍潍坊传统文化项目的丛书,为潍水文化打造提供了资料储备和理论支撑。

在田素英看来,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最大亮点在于,对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体系进行保护与创新发展。在推进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潍坊市同期实施了薪传工程,旨在增强非遗项目传承活力。“我们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过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编著校园传承教材、开展校园传承研究、建设传承教育基地、实施非遗职业化教育等方式,推进非遗的活态传承。”

截至2019年年初,潍坊市已编著完成了首批6册非遗校园传承教材,在4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每年有近万名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

文旅融合带来新机遇

New opportunities in mixture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ies

2月20日,第五届潍坊北海民俗祭海节在潍坊市滨海区举办。

近年来,滨海区强调全域布局,突出滨海特色,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激活渔盐文化,做足海河湖文章,持续丰富旅游产品、商品,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消费点,打造了“春放彩鸢秋冲浪 夏戏海水冬泡泉”四季游模式,力争将相关产业发展为滨海区战略性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潍水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机遇。潍坊市也正抓紧布局,力争将潍水文化打造成为潍坊市文旅融合的新看点。

2018年12月,《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施行。

《办法》明确,潍坊市人民政府将设立保护区专家委员会,负责潍水文化生态保护相关规划、保护方案的评议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咨询、论证和评估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投资、合作、开展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保护区建设工作。

田素英告诉记者,为适应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需求,未来,潍坊市在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中,对于那些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保持其传统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将扶持、引导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行生产性保护。

记者: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