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遗址为全国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将安丘段齐长城的存在现状介绍如下:
一、山东境内齐长城遗址总体情况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齐国为争霸天下而修建的军事巨防,它修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485年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齐长城横亘于山东境内,西起黄河东岸的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北,横越泰沂山区,东至黄海西岸的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途经十八个县市区,全长618,893米,遗址高在2米—5米间,宽在7米—15米间,现存遗址长度398,328米,占总长度的64.36%。始建于春秋初期,完成于战国,先后有十九位齐王,参与修建长城,历时380余年,分三段筑建,先西段,以防鲁、晋等国,再东段,以备楚,后中段,使整个长城连为一体。长城沿山脊修建,蜿蜓曲折,根据不同的地势,或石块垒筑,或灰土夯筑,或以沙石混筑,或以陡崖为城,在崇山峻岭中,绵延逶迤,十分壮观。
二、齐长城遗址安丘段总体情况
安丘段齐长城遗址自西南与临朐、沂水交界处的太平山入境,沿与沂水分界线东行,至青石胡同后完全进入市境内,然后向东转南至浯河出境,与沂水复线的第二段相接,经石门顶、石虎山、磨山、大车山、紫草山、城顶山、摘药山等主要山峰,全长46,550米,历经75座山头,其中有遗址39,000米,占总长度的83.7%,途经郚山、柘山、石埠子三镇。长城沿山势修建,沿线地质为玄武岩、火山岩、麻岩、粘土和砂土等,构筑用料多为就地取材,或石块垒筑,或沙土夯筑,或以山体陡崖为城。
三、齐长城遗址安丘段大体走向
齐长城遗址从太平山向东,沿与沂水边界线至青石胡同长12,300米,除西太平山2,000米左右辟为农田外均有遗址,沿山南崖走向,自西向东有烽火台遗址和山寨遗迹;至青石胡同后,由东行转东北行,穿越磨山、大车山、紫草山等山峰,至马时沟村北山遗址连续不断,长14,750米,平均宽度约12米,高约3.6米;从马时沟村北向东南转西南再转南,穿越北河水库、悬崮山、峰山、城顶山、搁灯山、钟楼顶、摘药山、虎崖等山峰,至浯河有遗址,长19,500米,遗址平均宽度约11米,高约3米,峰山顶有城堡遗址,据访为清代乡民为防捻军修建的“围子”;城顶山西南有双面墙体,宽约5.5米,高约2.5米,山上关隘被拆除。摘药山东山脚有双面墙体,宽约7米,高约3米,虎崖南山脚至浯河约1400米的遗址被辟为农田,无墙基踪迹,安丘境内的长城遗址走向大致如此。
四、安丘段齐长城破坏情况
从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来看,齐长城安丘段沿线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自然、历史、人为等方面对齐长城的破坏:
(一)自然原因:
安丘境内齐长城沿山势修建,沿线地质为玄武岩、火山岩、麻岩、粘土和砂土等,构筑用料多为就地取材,或石块垒筑,或沙土夯筑,或以山体陡崖为城。经历2500余年的大自然风雨侵蚀,沙土板筑墙体剥蚀严重,仅余半米多高的遗址,石块垒筑的墙体多已坍塌,仅余遗址,部分已荡然无存。
(二)历史原因:
1、战争破坏。城顶山遗址上,当年五十一军于学忠军长率部在此与日寇血战,修建的战壕、指挥所掩体等依然尚存,山上关隘被拆除,有的地段甚至将齐长城剖腹作为战壕。
2、生产破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活动,致使平原地带部分土筑城墙被辟为农田,某些地段直接将齐长城本体破坏殆尽,山区部分地带城墙上的石块被搬去砌筑大寨梯田。
3、道路破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乡镇在修道路过程中未考虑齐长城保护,如郚山镇通沂水圈里公路直接横穿齐长城,造成齐长城形成横断面;郚山镇通车庄、柘山公路,红沙沟通柘山公路、城顶山交叉口公路均穿过齐长城;以及齐长城沿线两边的村庄互通修建的盘山路,均对齐长城遗址形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五、安丘段齐长城保护现状
1、在齐长城遗址沿线设置保护标志二十块。
⑴郚山镇大泉子村南太平山上与临朐交界处(二块)
⑵郚山镇闭门山南与沂水县交界处公路路口(二块)
⑶郚山镇徐家沟村南通车庄路口(一块)
⑷郚山镇通柘山镇路口(一块)
⑸郚山镇五龙山风景区(二块)
⑹辉渠镇通柘山路口马时沟村北范家沟村南(一块)
⑺辉渠镇石山子村南(一块)
⑻柘山镇峰山东南西柿子园矿区破坏处(一块)
⑼柘山镇东柿子园村东路口(一块)
⑽辉渠镇赵家沟村南与柘山交叉路口处(一块)
⑾城顶山城顶关处(二块)
⑿石埠子镇天桥子村与柘山邰家崖村连村路口处(一块)
⒀石埠子镇天桥子村南将军堂东侧(一块)
⒁柘山镇凤凰沟村东与崔家官庄、裴家官庄交叉路口处(一块)
⒂摘药山(一块)
⒃柘山镇虎崖山南侧公路上(一块)
2、成立了齐长城遗址县、镇、村三级保护组织,登记造册,责任到人。
3、安丘齐长城城顶山段已进入施工阶段
城顶山段齐长城位于安丘市石埠子镇、辉渠镇、柘山镇三镇交界处,南北总长1300米,西段为双面墙体,保存较为完好,南段破坏较为严重,旧有城顶关,已拆毁。城顶山周围文化遗产荟萃,遗址东侧城顶山南麓有公冶长书院,传为孔子高徒佳婿公冶长读书之处,银杏参天,碑碣林立,书院西侧为青云寺。山顶有清代防御捻军修建的围子,绵延数里,保存较为完好。公冶长识鸟语、搁灯山、迷魂阵、迷牛寺、唐代史思明起义粮草基地等传说经久不衰。
经过前期勘探、测绘等工作,2011年12月20日,我局与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签订《<齐长城-安丘城顶山段抢修保护方案>设计合同》,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按照合同约定,出具了《齐长城-安丘城顶山段维修保护方案》。2012年8月23日,该方案已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文物保函〔2012〕1777号)。2015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施工及监理单位,目前施工已基本完成。
3、安丘齐长城五龙山段、摘药山段、紫草山段的保护维修计划已纳入安丘市十三五文物保护规划,正在筹划制定保护方案。
六、整治计划和具体工作方案
按照《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应对安丘段齐长城两侧长城本体至山谷线、缓坡平原地区长城本体两侧外缘线向外700米的地段进行保护。因此,制定保护措施如下:
1、加强对齐长城遗址保护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宣传。使“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等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保护文物光荣、破坏盗窃文物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应组织齐长城沿线两侧县、镇、村三级干部,集中学习齐长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保护方案,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2、按照《长城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本条例和其他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因此,市、镇、村三级行政机构要成立相应的保护组织和保护机构,确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并聘请长城保护员进行巡查看护。
3、按照《长城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绕过长城。无法绕过的,应当采取挖掘地下通道的方式通过长城;无法挖掘地下通道的,应当采取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长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因此,应对长城沿线的破坏情况进行制止,禁止采石、开矿、通路、架设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种植作物等。长城沿线两侧各100米,停止种植各种农作物,尽量保持原生态,已经发生的情况,立即无条件停止。
4、按照《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联合公安部门,对开矿破坏齐长城遗址的行为,进行坚决制止,该处罚的处罚,该法办的法办。
七、相关史料和考证
有关齐长城的史料记载及安丘段长城的修筑的大致时间,《竹书纪年》载:“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齐筑防以为长城,齐宣王时,复向东修至海滨。”《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明万历《安丘县志》载:“八十里(县治西南)曰太平山上有长城岭。”又载:“古长城,一名长城岭,在太平山上。”清光绪《临朐县志》载:“长城在大岘山上,沿沟壑伏,沿崖阜起,西接博山之岳阳山凤凰岭,东随大弁山入安丘界”。……据史载考,安丘段齐长城应属东段长城,应是在齐宣王以后修建的。
以前认为安丘段齐长城为复线长城,齐长城资源调查以后又有新的发现。安丘段齐长城应为主线长城,自临朐、安丘交界处的太平山向东,沿主要山峰东行南折过浯水到达安丘、沂水交界处的卧牛城进入沂水境内,与南部长城主线会合,全长63,890米。从临朐与沂水交界处脖根腿南山与沂水莒县边界的三楞山两处齐长城交汇处可以看到,安丘段齐长城明显早于南线长城,属于最早修建的段落之一。
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