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Francais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城市生活 >> 浏览文章

潍河古称潍水,发源于鲁中南山区,向北穿过山东省潍坊市,最终流入渤海。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潍水河畔的潍坊民众传承下来不计其数的珍贵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地党委政府、传承人及相关方面把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借助“+现代生活”的理念,潍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呈现出勃勃生机。

 

7月的最后一天,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等项目传承人早早来到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这天,是“十笏园非遗空间暨潍水非遗合伙人计划”项目招募集中答辩的日子。

 

 

“十笏园非遗空间暨潍水非遗合伙人计划”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目标是在未来3年,通过政策扶持打造30个非遗项目IP,建立非遗项目与现代互联网、新媒体直播、AR/VR技术等融合的常态化传播机制和内容输出平台。

 

潍坊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亦耘介绍,当地通过答辩的形式遴选非遗项目入驻“十笏园非遗空间”,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后期将通过政策性补贴、专业化服务、新媒体流量扶持、互动性传承补贴等手段,实现入驻项目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转化和提升。

 

融入现代生活,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潍坊借力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愈发关注的趋势,积极发挥政策引导的“鲶鱼效应”,旨在让以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文物与更多的民众面对面。

 

从2014年全市首家非国有博物馆获批设立以来,5年间潍坊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已增至32家,藏品总量约1.14万件(套),每年接待观众超30万人次。但在运营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缺位、馆舍运营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

 

为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于今年4月出台。该文件聚焦当地非国有博物馆面临的用地、资金、人员等困难,出台了多项针对性的扶持举措。

 

政策保驾护航是兜底。要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还需要拉近其与民众的距离。

 

 

如今在潍坊,“薪火工程”已开展了3年。这是一项专门针对全市中小学生接触非遗推出的举措:文旅、教育部门联合在多所学校设立传习基地,非遗传承人受邀进校开设校本课程,相关单位联合编印非遗普及教材等。

 

在开设农民画课程的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校园内每年举办的小学生农民画展览都会吸引大批学生家长参观。很多家长认为,相较于儿童美术,学习农民画更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增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

 

“薪火工程”不仅让非遗走进校园,也明确鼓励支持学校将非遗教育课堂延伸到各级各类文化场所。到今年年初,潍坊已有20多家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与当地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成为了孩子们与文化遗产零距离的校外教室。

 

曾几何时,潍水河畔的很多民间艺人走街串巷,靠着祖传的手艺和执着的工匠精神,传承了潍坊的文脉。当下,这些文化遗产正凭借独特的历史内涵与人文价值,助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走进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写有“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的牌楼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潍坊风筝制作基地,年制作风筝8000多万只,产值超两亿元。

 

 

“潍坊风筝是先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只有不断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才能走得更远。”坊子区风筝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铁源告诉记者,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40多年来王家庄子村的潍坊风筝产业越做越红火。如今,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居家开起了网店,网络销售已成为潍坊风筝走出去的主要渠道。

 

在临朐县,当地从今年起开始举办“临朐县传统工艺暨非遗博览会”,目标是通过创新文化遗产景点的运营模式,推动非遗项目在各大景区、公共场所设立常态化固定展位,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今年“五一”小长假,在江苏南京经营小商品批发生意的一位商人到临朐县旅游。在临朐县城的中心广场,他看到了传承人摆设的红丝砚展位,详细了解后决定购入一批价值8万元的红丝砚产品到南京销售。

传承保护扩大社会效益,创新发展创造经济效益。潍坊用切实可行的举措、真抓实干的态度,增强了遍布城乡的文化遗产的存在感。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田素英说,借助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潍坊今年起将对全市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再梳理、再挖掘,尊重非遗传承人、文化遗产守护人的主体地位。通过研究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让潍水河畔的文化遗产变成新旧动能转换的“潜力股”。

 

记者:苏锐